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1:51    次浏览
美人榻,汉族卧具。古时供妇女小憩用的榻。又称'贵妃榻',制作精致,形态优美,面较窄小,可坐可卧,制作精致,古代专供妇女日间小憩。《释名床篇》中写:长狭而卑者约榻。轻碧云烟紫苏窗,翠罗桃色烟纱帐。琉璃萤光青竹屏,醉卧桃红美人榻。 在古代,有两件发轫于汉代的家具十分流行:一是罗汉床,一是美人榻。罗汉床是接见客人,休息坐整的地方,基本上可以称作男人的专用榻。而美人榻,顾名思义,自然就是女人的专属榻。很多小说里都出现过类似的场景:在一处诗情画意的居所里,熏香袅袅,色彩柔媚的轻纱从屋顶上倾泻下来,轻纱后面放置一张美人榻,一个天仙般的可人儿姿态撩人地半坐半躺,似睡似醒,意态暧昧,有些慵懒,是何等的华贵与优雅,让人生出许多遐想,恍如隔世般…… 美人榻,又称“贵妃榻”、“美人靠”。一般放在书斋或亭榭间,供女子小憩之用。它的名字,很容易就令人联想起《长恨歌》中的两句诗:“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”(另有一种说法是,“贵妃榻”为此类榻之统称。四面无围栏、只有靠背且一侧有枕的才称为“美人榻”) 贵妃榻在古典家具中是很特殊的一种。不仅在于它是女人专属,而且它极力让坐卧于其上的女人呈现最美的线条和温柔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贵妃榻是优雅女人专用的。同时也是一个让男人产生无限想象力的器具。美人榻,不论古今中外,都不约而同地演绎展现女人魅力身姿。它造型优雅,形态优美,面较窄小,可坐可卧,尤如美人出浴,慵懒地着一身华裳,斜睨着你。当美人们静卧在美人榻上,可以慵懒、闲散,榻和榻上的人一同成为风景,风情万种,令人陶醉。『 行莫回头,语莫掀唇,坐莫动膝,立莫摇裙。』古时的女子,一举一动都被无奈地束缚在框架之中。唯有在美人榻上,才觉有一方自由天地。随性地半坐半躺,慵懒地似睡非睡,一时小憩,一处自在。“榻”这个名称,始于西汉后期。《释名·床篇》中写:“长狭而卑者,曰榻。”那个时候榻专指坐具,与床很像,但比床小。魏晋南北朝以后,床和榻的功能就难以截然分清了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榻,床也。”注释云:“榻即是床,长窄而低的坐卧用具”。《通系文》说得更为详细:“床三尺五曰榻,八尺曰床。”这时的榻已是可坐可卧之具,身窄而长,或置于卧室,或置于厅堂。 到了唐代,榻逐渐变高,已具备了卧、坐的双重功能,但榻上放物品的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。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五子立凤墓中出土了一件唐榻,由此可见唐代的宫廷之中,太子们也坐榻修心。 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,古埃及的一种三面带装饰围栏的家具传入中国,传统的榻商以之为美,开始纷纷效仿,美人榻就此诞生。 美人榻的形式繁多,有只有靠背没有围栏的,也有连围栏都没有的,最初的制作都比较简单,有的甚至可以折叠。以木板为面,夏天躺、坐都很凉爽的称为“凉床”;一侧有枕,后有背板的称为“美人榻”。 美人榻在制作上很讲究,有围栏突出并由右向左阶梯式提高,意为“步步高”。中间常镶以秀丽的云石,上面都会雕刻精美的吉祥如意图纹,两边的围栏演变成扶手形,有的还制作成书卷枕形,为的是让女性午间做小憩用。榻面一般较狭小,可坐可躺,制作精致,形态优美。再久远一些的美人榻,应该是一侧是高起的床头,另一侧是平的,这种美人榻,以广作为多,多为花梨木等红木所制,制作年份大多在清末至民国间。 明清之后,美人榻基本沿袭五代和宋元时期榻的特点,但在历代均有其独特之处。明式美人榻中有一种一端设后仰式靠背,床体用四立柱加攒拐子纹枨,下设小龟足,风格古朴;清式美人榻的式样就比较多,有三人座扶手椅式的,也有中西结合式和西洋式的,并且注重雕刻与镶嵌;民国时期式样上更为精巧,多采用欧洲宫廷式样。而当代红木美人榻,中西合璧,并结合时代特点,简约又不失神韵…… 遍赏美人榻,风情万种,风格多变。然对于女子而言,意义却不曾改变。美人榻见证了女人们从天真烂漫的闺阁小姐,一步步成长为操持家庭的坚强妇人。成长意味着泪水、汗水,她们又无法向他人述说……还好,有美人榻。它将她们拥入怀中,让他们在谨遵规矩、谨守礼仪之外,有一处所在暂时抛却身份,丢弃规矩,随心而动,随意而坐,随性而躺……美人榻,原意也许并非如此,可确确实实给了女子一份自由,一时的解放。 美人榻演变至今,外形与风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,功能也不仅仅是休息之用,时尚元素在它身上赋予了无数的亮点,靓丽的外形吸引了不少女性的目光。 假想一下,如果在观景台的落地窗前或卧室里放一张美人榻,白色或红色的,整个榻身就宛如一位静卧的美人,令人赏心悦目。闲暇时,就在这样的榻上听着音乐捧书阅读,或慵懒地靠着它,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享受阳光,看满世界的风起…… 想必带给你的除了舒适闲散,还有不一样的轻松惬意。也许你会有刹那间的错觉,以为自己就是那前朝旧世遗留的贵妃美人……主编【微信】xianzuojia 期待与您交流!扩展资料:你绝对想不到红木大床有这么多的优点!